最新研究《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全文首发(另附沙龙回顾⑤)
编辑 | FanFan,N.
排版 | 万木本文图片均自网络
▼
今年,青言携手同语推出了「青言沙龙×逍遥法内」系列直播沙龙,
聚焦最新的中国LGBT+权益研究,探讨其中呈现的现实和展望、学术与实践的交点……
第五期沙龙主题为“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
感谢参与和关注本期沙龙的伙伴。我们将梳理团队研究结果、专家评议,回答观众们的提问与解答,供读者参考。
I研究抢先看
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中国儿童权益纲领性政策《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于同年发布,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进入新阶段。但我们也遗憾地发现,性与性别少数未成年人仍然缺乏针对性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更易在家庭和学校中遭遇歧视和暴力,各项生存权益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尚没有关于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整体权益的专门研究。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同语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法和二手资料分析,提取并整合了七项既有研究中有关未成年多元性别人群的数据和重要发现,结合彩虹暴力终结所服务数据,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修订)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有关规定,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整体权益状况。
2月27日,《中国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权益研究报告》在青言沙龙中正式发布,由报告主笔之一刘明珂律师介绍了研究主要发现,并邀请深耕儿童性教育多年的刘文利教授,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的沈旭老师,和跨儿心理小组发起人欢喜,结合ta们在各自领域中的实践和经验,评议报告内容。分享结束后,嘉宾们还共同回应了参与者的提问。
本次沙龙回顾将简要介绍该研究的主要发现,专家对报告内容的评议和直播现场的问答。想获取报告全文,请扫描本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II研究结果
免受暴力方面
本研究发现,虽然法律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多元性别未成年人仍然在免受暴力、健康权、受教育权和文化权利等方面面临着多重挑战。
多元性别未成年人仍然遭受较为普遍的家庭暴力和校园霸凌,并且在暴力发生之后,有关责任主体对暴力事件的处理不力。
健康权方面
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性权利未得到完善的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有关数据严重不足,防艾教育效果隐微,甚至可能加深了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
跨性别未成年人的医疗需求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研究,同时对间性儿童实施的“间性人生殖器切割”侵害了其身体自主权;
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相较非多元性别群体更差,且在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时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来自医疗系统和心理专业人士的歧视;对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强制扭转治疗现象仍然存在,严重侵害了其身心健康。
受教育权方面
多元性别未成年人仍然因其性与性别身份在校园环境中遭受歧视,同时学校的多元性别教育严重不足;
教育机构中的公共设施缺乏对多元性别未成年人,尤其是跨性别者和间性人的特殊需求的考虑和包容。
文化权利方面
对多元性别内容的审查,导致未成年人缺乏了解正确、积极的多元性别知识和信息的渠道。
基于上述的现象与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立法和配套制度层面
制定或修改法律明确将SOGIESC列为禁止歧视的事由;制定科学有效的针对跨性别未成年人和间性未成年人的医疗政策;放松对多元性别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废除现有的对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歧视性立法。
2
执法层面
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规定,对针对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等行为严格依法处理;同时,提升有关责任主体的多元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
立法和配套制度层面
关注多元性别未成年群体的需求,推动医疗、公共设施完善进步;通过学校教育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多元性别平等的观念。
III专家评议
欢喜 跨儿心理小组发起人
这项研究非常有价值。在“多元性别”领域,过去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据和事实,但缺少针对未成年人的专门分析,是很可惜的。事实上,相较于成年人,多元性别未成年人面临的困境更特殊,但很少被集中关注到。这项研究不仅聚焦了未成年人,同时加入了专业法律分析,非常可贵。
报告中提及的有关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在现实中也有相关呈现。就我个人的工作经验而言,多元性别未成年人社群也在期待能积极行使性权利来探索和明确自己的性/别身份。在医疗方面,去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设了跨性别多学科门诊,有助于帮助跨性别未成年人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大多数跨性别社群、间性人社群的医疗需求在国内仍易被忽视,这是需要改善的。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能聚焦多元性别/跨性别/间性人未成年群体,提高议题和社群的可见度。
沈旭 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
报告中的数据分析很能反映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与学校老师、学生沟通时也会发现,由于大家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信息十分繁杂,致使部分师生会对多元性别议题产生偏见,甚至会抵触。
当前校园内的师生对多元性别社群有很大的误解,担心多元性别议题的涌现会让大家失去一些惯常的判断标准,也担心多元性别议题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工作中不会直接用一些数据、结论强硬地改变大家的观点,而是会更“保守”一些,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循循善诱的引导来破解师生对多元性别社群的偏见。在实践中,这种沟通确实更能被师生理解,并促使大家进一步反思。
作为校园内的“少数”,多元性别未成年人常常被要求遵守“多数人”的规则,而ta们的个体需求却频繁被忽略。我们需要用对话和沟通去改善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用知识和数据“灌输”,要让大家意识到什么是“伤害”,什么是“歧视”。这也在提醒大家,需要在做社群工作时思考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适宜。
刘文利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项报告关注到了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困境,为当前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关教育效果评估机制的确立、教育能给未成年人提供怎样的支持,都是需要教育者思考的。
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加入了“性教育”,并重点强调对性侵害的防护教育。这一举措的积极的一面是,在国家立法层面明确引入了“性教育”,使性教育在我国能有其法律地位,对于实践中开展未成年人性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其次是,立法对“性教育”仍保留了可供解释的空间,有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广和完善相关概念。在北京师范大学曾于2017年推出的《小学生性教育读本》中,也分阶段地向未成年人介绍了全面性教育,其中也涉及“出柜”“性别平等”等性/别议题。
如报告中提出的,校园本应是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但现实却不尽人意,许多老师和教育从业者往往缺少性教育知识,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困惑。对此,未来有必要加强针对教育者的性教育培训和辅导,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接受到全面、正确的性教育。
IV现场问答
报告分享完成后,报告分享人以及特邀嘉宾就大家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应。
Q1
高中阶段的跨儿面临哪些暴力风险,可以如何保护自己?
欢喜 :在社群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未成年跨儿遭遇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扭转治疗,或被送进扭转培训班/学校等。若跨儿没有成年,其可以向警察、妇联、老师等求助,但能获取的有效帮助比较有限,被求助者往往不能理解当事人遭受的是“暴力”。我们期待在法律上能对跨儿遭受的暴力有更好的帮扶力度,也期待有更多的社会机构能提供援助。
刘明珂 :当前,无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其他相关政策,都有明确处理未成年人暴力伤害的责任机关和部门。从当事人个人角度来看,其需要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权益,再有针对性地让责任机关和友善机构求助,也期待有关机关能落实法律对其的责任要求。
Q2
对于扭转治疗,未成年人能寻求哪些法律帮助,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法律帮助?
刘明珂 : 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有双重弱势身份,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处于被监护的状态;而现实中很多人即使以及年满18岁,也会被学校、家长、相关机关视作未成年人予以监护。如果遭遇来自家庭的扭转治疗,如果被送往的扭转治疗机构是正规医疗机构,则机构更可能按照明确的法律法规处理;若是其他类型的机构,本质上是机构与家长建起的合同法律关系,则很难从法律上提供有效救助。
欢喜: 如果当事人已经被送入特定机构了,社群伙伴会采取报警等方式把孩子救出来;或者直接由社工与家长联系和沟通,明确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一般会建议当事人先找友善的精神科医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扭转治疗的危害。
Q3
当监护人侵害多元性别未成年人权利时,如何保障性别多元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比如,因为性倾向被家人强制中断学业,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刘明珂 : 国家有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分,初中之前家长不可以任何理由强制中断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如果遇到这种情形,当事人可以向政府部门求助。而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家长中断孩子的学业,理论上家长并没有明确违法,也较难追究家长的法律责任。
Q4
14-18周岁的男孩被性侵猥亵,是否可以像女孩一样有法律作为依据维权?
Q5
关于多元性别未成年人在社群中的能动性。作为一个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高中生,已经开始需要和寻找一些了解、接触、融入、帮助社群的机会,但感觉国内环境无法给到像国外高中内校园组织这样的酷儿空间,所以感到青少年到成年的归属感和社群参与感是很容易缺失的,想知道未成年性多元群体在社群当中可以如何发挥个人的优势呢?
欢喜:目前多元性别学生社团在国内很难运作,国内一些国际学校或许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仍存在比较大的阻力和压力。学生伙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群活动和发声,也可以借此互相陪伴和支持。
Q6
未成年人的性别意识是如何建构和发展的?在两性刻板印象根深蒂固的当今社会中,如何培养未成年人认同非二元的性别观念?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尚未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前,对儿童进行性别意识的干预是比较有效的,如女孩在幼年时认为自己没有男孩聪明,则会影响其在学习上的努力和尝试。
沈旭:在社会群体中,个人往往会因自身的独特性而被群体排斥,如果儿童太早展露自身在性别表达上的独特性,则可能遭受其他同龄人的排斥。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并不建议学龄阶段的孩子过早的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别表达,否则可能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和风险。由于青少年阶段,未成年人在各方面的资源都很有限,很难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建议未成年人先以学业为主,在成年或有一定承担风险能力后,再去公开表达自己的性/别身份。
Q7
社会规范下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将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政策鼓励在校园培养“阳刚气质”后,对青少年有怎样的具体影响?
刘文利:我所做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教育工作者若要支持未成年性少数的健康成长,则需要推广全面性教育。性别规范对个体的塑造会给个体带来压力,对于不符合主流性别规范的个体更容易造成伤害,这也有相关研究数据的支撑。总体而言,这样的政策倡导是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欢喜:这项政策与社会的多元和谐价值是相悖的。在跨性别社群中,“阳刚教育”会让社群感到不友好,会担心自己的性/别身份是不是“错误的”,因而会在学校中更加隐藏自己;部分跨儿青少年甚至会因为刻意迎合主流而受到来自社群的排斥。
Q8
如何推进性别友善校园建设?如何在学校中提供关于多元性别的内容?其他主体(如家庭、社区等等方面)如何参与?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家长、同伴、社工)在面对未成年人出柜时,应该如何为多元性别的未成年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刘文利:2017年,我们曾为推广全面性教育制作了《小学生性教育读本》,针对一年级到六年级会有不同阶段性的教育内容。后期反馈表明,接受了全面性教育的孩子的性别刻板印象更低,更具有性别平等意识,也更少发生歧视,孩子们也非常愿意接受这样的课程。读本也会重视对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包括防艾、反歧视等。同时,我们会动员家长、校园和媒体来推动性教育。目前还在和百度百科合作,设计与全面性教育相关的百科词条,从而发挥媒体在推广性教育中的作用。
欢喜:跨儿心理提供跨儿出柜咨询服务,如果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出柜,我们会提供一些手册和建议。同时,出柜也需要考虑外部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出柜之后遇到困难,跨儿心理也可以提供一些社工和医疗资源的帮扶。
▲
本期沙龙回顾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同语!
若有关于其它涉及LGBT群体的个案法律问题,可以咨询☟ 镇镇的彩虹 ☟